公司新闻

BMJ:运动干预卒中获益堪比****

 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员Huseyin Naci 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斯坦福预防研究 John P.A.Ioannidis 共同发表的一项 Meta 分析表明,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,运动带来的生存获益与**干预基本相似,运动对卒中患者甚至比****更有效。然而,对于糖尿病前期受试者,运动和**干预似乎都没有明确生存获益。

研究者从 Medline 和 Cochrane数据库**检索到 16 项对比运动和**干预对死亡风险影响的 Meta 分析。加入近期发表的 3 项运动相关研究后,研究者对共纳入 339 274例受试者的 305 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,其中 57 项研究**14 716例受试者随机接受运动干预。

分析结果显示,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,运动和**干预在生存获益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。在冠心病患者中,与安慰剂或常规**相比,他汀类**、β 受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抗血小板**均可降低死亡风险,降幅依次为 18%、15%、17% 和17%。运动干预的生存获益与上述****基本相似,只不过可信区间相对较宽(OR=0.89,95% CI:0.76~1.04)。对于卒中患者,运动比****更有效:与接受抗凝剂或抗血小板****者相比,运动干预组患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 91%(OR=0.09)和 90%(OR=0.10)(详见下图)。与抗血小板**相比,抗凝**似乎略逊色(OR=1.11,95% CI:1.00~1.21)。研究者指出,尽管运动干预为卒中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大于**,但考虑到相关研究中事件发生例数较少,因此该结果可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
 

 

(图.卒中人群中,运动干预与抗凝和抗血小板****获益比较)

然而,在心衰**中,**剂在降低死亡风险上的获益明显大于运动干预(OR=0.24)。与安慰剂或常规**相比,**剂或 β受体阻滞剂**可促使心衰患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 81% 和 29%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、β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比较时,**剂也仍有生存获益优势(OR 依次为 0.21、0.27 和0.21)。

在对比运动干预和****的次要分析中,两种**方式对冠心病、心衰和糖尿病前期的效果无明显差异。当将有的**干预方式综合起来进行敏感性分析时,对于冠心病(OR=0.94)、糖尿病前期(OR=1.43)和心衰(OR=0.99)患者,运动和****在生存获益方面并无区别,而运动干预对卒中患者比**更有效(OR=8.66)。